在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节假日进行科学的饮食管理,进一步提升对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知识的认知,6月10日09:00,郑大一附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副主任李志臻、一病区护士长郑鑫带领8名医护人员走进密码国际小区(香榭丽社区),举办 “粽叶飘香,稳控血糖”为主题的端午节科普义诊志愿者活动。
活动现场,李志臻副主任及张鹏宇医师,刘飞医师为前来咨询糖尿病的群众讲到:“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对人体各个系统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好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护士长郑鑫给社区群众讲解端午节应该如何正确进食粽子时说到:“糖尿病病可防、可控、可治,一日三餐的饮食要营养全面、搭配合理,粽子可以吃,但是要计入主食的总量里,可以适当的使用杂粮粽、咸味粽等升糖指数较低的粽子。
护士李明,陈晓宇,魏兰涛,郝莉,肖丽勇,许丽颖为居民们免费测量血糖、血压、发放健康图册,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开展糖尿病预防健康指导。此次活动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00余份,为100余名群众进行了饮食、运动及日常血糖监测的指导。社区群众纷纷赞扬本次活动贴近生活,专家讲科普知识生动有趣,希望南丁格尔志愿者活动能多多举办!(郑鑫 郭晴晴)
进社区为居民讲健康知识,测量血压,测血糖。
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2023年6月9日,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倪昀主治医师、喻慧军护理师及庞倩倩护士前往乌鲁木齐市老满城街古城花园B区行“爱心暖人心,入户送健康”义诊活动,前往慕明铿老人家中,患者在我们科住院治疗,对出院患者解决用药后指导,氧气吸入,宣传中医保健知识、免费中医把脉、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并运用针灸、耳穴压豆、钦针等多种中医治疗及护理,缓解腰疼、失眠、头疼等病症,切实解决患者疼痛,真正将延伸服务入户至老人身边,让老人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也让护理团队找到了自身价值,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是指采取俯卧位的体位方式进行通气的一种方法。
俯卧位通气的方式
1.将第一个枕头放在胸部下方,第二个枕头放在前额下方,同时保证老人的舒适感。佩戴吸氧管或吸氧面罩的老人,调整好吸氧管或吸氧面罩的位置,使其充分暴露在视野范围内,可随时进行调整,避免吸氧面罩压迫面部。
2.脚踝处放置一个枕头或者被褥,膝盖略微弯曲,以尽量减少身体部位的压力,最大限度提高老人的舒适感。
3.双上肢以舒适的角度支撑,如呈“游泳式”。鼓励老人在觉得不舒服时自行调整姿势。
4.对于不方便卧于床上的老人,也可以选择趴在桌子上。
5.或者拿一个矮凳坐在床边,趴在床上。
俯卧位通气的注意事项
1.在老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时段采取俯卧位通气12小时以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2.保护好受压部位的皮肤,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
3.如果老人留置胃管、尿管等管路,要将管路妥善固定,避免打折、脱出等。
4.进食后不要立即进行俯卧位通气,防止发生反流误吸。
5.对于不能表达或意识不清的老人,要随时关注老人的情况,监测血氧,对于不能耐受者要立即停止。
6.对于颈椎、脊柱有损伤需要固定的老人,以及因为一些疾病原因不能采取俯卧位体位的老年人,不能进行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水平,对于感染新冠的老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量采取俯卧位通气,以此帮助提高氧合水平。
给居民宣讲传染病相关知识,监测血压,宣讲医保政策
为居民提供健康科普,叮嘱居民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免费为社区的居民测视力,打验光单,检查眼睛情况。
将急救知识普及到学校,对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逐一讲解和示范。
6月5日上午,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永川职教中心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技能操作培训,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急救理念,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永川区妇幼保健院一直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继续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
活动时间:2023.6.11上午8:30-12:00
活动地点:
合肥金柱养老院(新站区三十头高速处口附近)
组织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活动内容:
1.义诊:血压、血糖、乙肝抗体免费检测
2.健康咨询: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咨询与宣教
3.对老年护理员实操技术指导
4.交流互动